择偶这件事,定位清晰很重要
文章分类:恋爱宝典 发布时间:2024-01-20 阅读: 2562
美国的营销专家特劳特写的《定位》十分出名,定位理论的核心:“一个主要两个基本点”:以“打造品牌”为主要,以“竞争导向”和“消费者心智”为基本点。
我觉得同样在择偶观上面,定位清晰十分重要。
很多人相亲很多年一直找不到,就是对自己定位不够清晰,不够狠。例如七分条件的人执着找九分条件,要么正确归位,降低期望值,尝试着接触八分条件试试能不能找得到;要么提高自身价值,让自己配得上。
怎么来定位更好些?我们有个女会员,长相一般,28岁未婚,公司普通职员,身高160,月入三千,大专学历,家庭普通,生活在鱼台。
说一下她的择偶要求,本地有住房有房贷没关系,未婚,年纪在28到35岁之间,月入8000以上,身高170,本科学历,长相阳光有眼缘。
很明显,按照上面的择偶要求来找,她会很艰难。
我是这么建议她,济宁这个三四线小城市,三十岁以上的男人,房价平均七八千的情况下,不要求房子大小,贷款多少。婚前准备一套婚房是很正常。
我们当地的平均收入三千左右,公务员事业单位上班,收入在5000到8000之间也是可以考虑得。她说,行,达成共识。其实女孩子择偶,要求男生收入低标准,以自己的收入的1.5倍去算合理。
大专混得好也很多,至少大专以上学历,你觉得呢?可以,行的(她说)
28岁未婚,找28到35岁未婚的男士,这个没毛病。但是三四线小城市,35岁左右,未婚很少,基本是离异。我是这么建议,小你一两岁可以考虑下吗?行。范围改成26到35岁。
她身高160,要求身高170以上,这个也没有毛病。男人和女人的萌身高差是12厘米。适合接吻的距离。
她自身长相一般,要求男士长相阳光有眼缘,这个难度有点大,通常是这样的男士肯定看不中她。我是这样建议,照片上的眼缘是看不准,你主要还是生活中去接触,以实际生活中的眼缘为准。见了面以后,觉得不讨厌不反感可以继续见二次面。
因此调整后的择偶条件是这样:本地有住房接受一起还贷款,26到35岁之间未婚的男士,包括大专以上学历,身高170,月入4500千以上,眼缘以实际见面为准。
找对象,人都很容易高估自己,低估别人。在实际操作中,想清楚不能改变的核心点是什么,原则性的条件不能降低是那两点,其他不是那么重要,是可以量化,不是那么强制性。
找对象这件事,很多人犯了一个错误,所有的标准都是围绕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符合这样的理念来制定的,本身条件普普通通,非要找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五的人,不是给自己挖坑跳吗?
我们应该宽进严出,先制定一个基数可以无限扩大的准则,把握住核心点,两个基本原则,基数越大,选择的概率就越大。相反,基数越小,选择的概率就小很多。
我们本身做情感,对恋爱和婚恋看得很透。我们要找的是同一类的人,不是找这个世界上。
很多人对自身认识都不够清晰,择偶观偏差严重,把不将就当做真爱,搞成中年危机。这类人群本身就是有很大问题。当然,如果你是抱着找不到理想中的人,就打算单身一辈子,那不在本次讨论的范围内。
所以择偶这件事,定位清晰很重要,你得认识自己,才能认识别人。
关于择偶这件事你怎么看呢,或者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做呢?